日前笔者看到了新奇的一幕:只见他往炉子里填装上一种颗粒状的料,点燃后,短短几分钟,一壶水就烧开了。 “刚才烧水用的是‘秸秆颗粒料’。我家一共有耕地7亩,一年产出秸秆7吨,村里未引进秸秆颗粒料压缩技术以前,除了留下日常使用的3吨秸秆外,其余4吨全部焚烧,非常可惜。现在,剩下的4吨全部加工成了秸秆颗粒料,颗粒料以每吨500元的价格,卖给了环保设备厂以及锅炉厂,仅此一项,每年可进账2000元。”高粉罗高兴地介绍说。 以前黄金村田里的稻草、麦草和农作物的废弃物,除了农民自需的留下外,一般都是露天焚烧掉,不仅污染大,还减少了农民的收入。村里为了不让这笔财富无端消失,一直也在寻找变废为宝的好路子。就在这时,黄金村党总支书记严清华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秸秆气化炉的消息,这是当时将秸秆变为可燃气体的一项新发明。他欣喜若狂,这不正好符合村里目前的实际需求吗?随即,他马不停蹄地先后跑了5次江苏大学,终于把这项技术引进了黄金村。原来,黄金村年产稻麦秸秆6000多吨,其中一半成了废弃物。如果将秸秆出售的话可以卖到200元左右一吨,3000多吨秸秆被焚烧也就意味着,农民无形中少了60万元的收入。 据了解,这种气化炉以稻草、秸秆、稻壳等废弃天然生物资源为原料,与沼气比,占地面积减少3/4,成本降低2/3,且克服了沼气冬季不产气、夏季产气过多等缺点,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农家灶头,替代液化气、沼气。一套家用秸秆气化炉灶,根据容积大小,售价400—700元,相当于一年左右的煤气费用,但使用寿命长达5—10年。 2009年7月初,家用秸秆气化炉生产项目在金坛黄金村正式投产。这种家用秸秆气化炉是由江苏大学硕士生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业明星、江苏省青春创业风云人物———刘春生发明的,是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的家用生物气化炉。这种炉子工艺简单实用,既清洁卫生、节能减排,又能节支增收。据了解,此项技术还适合于秸秆发电、工业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、农村新型炊事燃料等。 严清华告诉笔者:由秸秆颗粒制造成的秸秆炭,每吨可卖至7000元,主要用于无烟烧烤。如今,一直令村里人烦恼的秸秆终于变废为宝了。难怪村里农民夸:只买炉子不买气,天天都能烧煤气。 前年夏天,黄金村经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金坛市朱林秸秆专业合作社,现有社员105人,固定资产100余万元,年产秸秆颗粒燃料2000吨。合作社拥有整套的机械设备和营销产业链,从秸秆的收集(打捆机)、制粒成型、包装、销售,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。并成为中、小型企业如浴室、宾馆、饭店、机关、学校等单位常规燃料的理想替代品,不但降低了企业燃料成本,同时为社会节能减排作出了一份贡献。此外,村里还将秸秆收集起来,经过压缩成形后,其体积大幅减小而更便于运输、贮存和使用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